顯示具有 出走之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出走之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為什麼我想拆解父權

隨著當面跟有意識到父權社會的女性交談才漸漸發覺,

我異性戀生理男性的身分對他們來說就是特權,

打從我出生開始,我的性向就不會被大眾所質疑或有所戒備。

但這特權不見得讓我的成長歷程順遂,

因為我完全沒有,也不想要有被這社會定義的男性化特質

我在中學時被同班同學霸凌到畢業

在被親情和友情背叛後,我內心再也不想定義所謂的朋友,

自此之後的求學路後會聯絡的同學寥寥可數,直到現在。

--

於是我開始只渴望愛情,如果有天真能在茫茫人海中尋得真愛,

我有愛無敵的信念必能在目前地球環境越來越糟糕的社會中生存下去。

但我求學歷程時根本拙於與女性相處,小時太早接觸父權迷片(即A片)的結果,

使我滿腦子只渴望著與對方有近一步的親密接觸。

就算上了大學,出社會工作,一心一意也只妄想著親熱的可能。

雖然我一直說我尋找女性伴侶的標準落在「外貌」、「相處」和「價值觀」。

但其實我根本就沒在管「相處」這件事情。

當時只要「外貌」和「價值觀」上符合我渴望標準的女性,

在我們彼此單獨相處的狀況下,我就有可能提出性邀約。

結果渴望從性開始的我根本就如某些惡名昭彰的性解放派一樣噁心,

最後在我再度傷害別人後,我終於與我的慾望和解

但我仍期待著那份情感能來到我面前,

並始終期盼著那份情感能讓我感覺我長年以來都感覺不到的「感覺」。

--

關於對尋求伴侶的「外貌」,我在學習父權結構和性別理論後,

外貌審美觀已經變得非常廣:沒有哪種女性是醜陋的,

每位女性都有其美麗之處,就算年華逝去,

他們的內心都仍有一處是單純友善的:

他們願意捨身為家庭和後代子女犧牲奉獻他們閒暇的時光,

希望子女們能在這社會中長大成人並有所成就。

只是我對長輩期望的『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養家活口』頗有微詞,

雖然他們也只是希望後代子女們能夠過好生活,

但得需要全台灣人共同努力讓島上環境變好,

才得以適合未來的後代子女們永續生活在這。

--

「相處」與「感覺」息息相關,但「感覺」並不是言語論述就能說明的事情,

本篇著重在為什麼我想拆解父權,故暫且略過我個人情感的議題。

--

至於「價值觀」在年事已定的長輩們幾乎都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他們執著在過往的成功經驗上,單純以為子女們只要遵循那些步驟,

必能讓後代子女過得更好。但他們忽略整個島嶼都是相關聯的:

只要有火力發電廠過度排放廢氣,台中的空氣汙染就會飄散到全台各地;

只要有無良企業過度排放廢水,河川水資源就會被汙染成無法使用的地步。

這些事情唯有新一代的年輕人關注並持續監督,

才可能讓島嶼上更多的人民知道他們每天都在經歷的荒謬,

進而起身了解這塊土地,並合力使其與大自然維持平衡。

--

我從閱讀專業性別書籍開始,

慢慢轉變了我的價值觀、理念、甚至連行動也跟著改變。

當年我還在做我不喜歡的工作時一心只求去,

協理有天找我相談,但一聽到協理對我說:『因為女性未來都要結婚生子。』後,

我便暗自決定在同年離職,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回過頭來看,如果我那時還為了『沒有錢就活不下去』的想法繼續留住,

我就等於是默認職場上對女性的不友善為理所當然。

因此我憤而將依賴金錢生活這件事情擺在次要,並嘗試實踐拆解父權的行動,

渴望自己能用自己所能幫助社會,毅然決然展開我的旅程。

我首先在全台進行Free Hugs行動,希望自己能不依賴金錢地旅行,

因為我覺得這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所以我搭便車,吃別人剩下的食物,甚至是住到陌生人家

我遇到了很多事,無法在這篇一一提及,

這些際遇都堅定了我想拆解父權的決心。

--

異性戀生理男性在自己原生島嶼上進行Free Hugs行動本身就是一件拆解父權的事情:

無條件給予他人擁抱,女性做這件事通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

他們在活動中也不會被懷疑性向為何,

但在台灣這行動目前仍不被認為是一般男性會做的事情,

因此我很常被問『我是不是同性戀』這個問題,

又因為當下我都矇眼,對方也才更敢詢問。

我也遇到有男性一聽到我需要借宿,

他們就很興奮地表示說可以,但在我聽來那意圖真的太過明顯,

所幸我還能憑自己的直覺去避免難堪的事情發生。

語言也是重要的一環,當彼此語言相通,

我傳達的價值觀才不會被對方誤解,才可能避免他人濫用我的信念

--

因此我認同我的身分,並想為性別平等做更多事情:

男人不把女性的外貌視為第一要件,男人才真能平等地對待女性;

當社會不把女性看待成製造子女的機器,女性們才真能活出自己原本的樣貌。

而這一切需要男性拆解人際關係中的權力:小至謹言慎行,大至與拜把絕交。

當男人開始嘗試在生活圈裡主動放棄他原生身分在父權社會中所擁有的特權,

重新審視他當下擁有的的人際關係並有所取捨,

才得以有拆解父權社會的可能。

--

為什麼我想拆解父權?因為地球不會因人類停止生育而毀滅,

但人類將會因地球環境被破壞而滅絕。如此而已。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四年的期望

抬頭放眼望去,就如同去年和過去四年一樣,

對女性的絕對迷戀讓我留在這裡,但也終讓我下定決心要離開。

因為我受夠了,我受夠女性在這個社會裡面永遠被當作她者的事實,

不管她們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在父權社會中所處的地位,

結婚生子就好像數學方程式一樣定義了她們的未來,

不遵循這些觀念的女性會持續被這社會上的大眾指指點點,

 她們注定數千年來建構的家父長繼續壓迫及剝削

--

父權社會的規範下才有的束縛,  

於情與理上去綁住了人們的價值觀及言行舉止。

環境決定論,說來簡單,但誰也無法就一己之力改變環境,

只有選擇才有辦法,而選擇總是受到腦袋驅使


 我永遠都不能理解人們對金錢匱乏的恐懼,

因為我何其有幸地衣食無虞活了二十餘年。

但我知道貨幣金融體系是有問題的,國與國之間的差異,

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就算是第三方(獨立執業的會計師)也都只為自己的私利。
 

 我當然也知道她們處在自覺幸福的美夢,她們擁有著我夢寐以求的伴侶,

擁有著我滿意的生活水準,擁有著我從來沒有過的人際關係,擁有著愛情,

也許,服膺在父權資本主義下的乖寶寶們真的是幸福的吧?

...


但那愛是虛假的,是奴役遠在天邊的人們所建構出的愛,

是奴役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所建構出的愛,是為了家庭的小情小愛。

那無法解決問題,而我清楚,

以金錢為導向產業的人們從來都沒有要解決問題的意思。

在整個氛圍都瀰漫著無意識的種族性別貧富歧視的價值觀下, 

大眾自貨幣金融體系量化了他/她人的生命,因此有生命可以一文不值,

並像螞蟻一樣被碾碎,就算受剝削者們奮力地燃燒自己的生命,

最後仍終將熄滅於輪迴。

--

整個地球的人類形成「別人的孩子死不完」、「自掃門前雪」等觀念,

 人們從一個家庭開始劃分並建構出將他者排除在外的最小結構。

類推到各個層面也類似:學校為了升學率爭相招攬優秀學生

企業間為了利潤最大化的彼此競爭搶奪更多客戶,失敗只能走上倒閉一途

各國政府為了資源搶奪在國際間不惜發動戰爭導致生靈塗炭。

我們被家庭、社區、組織、宗教、國家、種族性別層層分別,

所有人都為永續社會而努力的連結好像都不在了,世界繼續維持原樣。

我在目前這份工作裡已經沒有任何歸屬感,是本來就沒有,

也不應該有,因為這些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邁向永續社會,

目標為成就以金錢為導向的產業活動,終將因專業使貧富差距繼續存在

讓地球上數以十億的人因購買力不繼續受到可能失去生命的威脅。

--

於是妳只能愛一個人,但想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的人怎麼可能只愛一個人?

社會中的所有體制、權力階層道德規範無一不是男性主導而成,

父權資本主義社會提倡私有財產,在這制度內的家庭構成將愛也成為私有的。

我們的愛都只是為了兩人世界或家族血緣的小情小愛,而非以更大的,

對所有人類、地球生靈、甚至對宇宙萬物著想的情感。

現在的愛太貧乏了,因此我們只會繼續看到社會事件不斷重演。

金錢從不能衡量愛,女性如單單為經濟考量,為使自身不受到社會剝削,

冀望找到小開,讓她能夠過吃穿無虞的下半輩子絕對是荒謬的,那不是愛,

那是利益交換,而女性的籌碼只有青春,只有身體,那很膚淺,

女性一旦進入婚姻無疑是將自身當作是男性的資產:為他生小孩,

顧家育女,繼續沿襲家父長制的道德規範。

女性終將淪為次者,輪迴在家父長制的長輩及組織裡,

讓女性繼續默默承受著代代相傳的壓迫及剝削。

--

我要離開上班族的工作了,我要用不佔有的愛去證明金錢只是工具,

我將用擁抱去證明愛與貨幣不可同等衡量,而如果要讓愛擴及全台,

我們就得去實踐不依賴金錢的生活方式。雖然你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各種詞彙:

向下沉淪,不思進取,沒有競爭力,沒前途。

但我從不認為過去多年來所學到以金錢為目標導向的專業知識是有價值的工具,

因為那是被既得利益的有權有勢者所定義的生活。

人類的生命得與地球相連結,瞭解到自身生活裡的所作所為都在影響著環境,

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去大快朵頤或浪費資源。

這個以愛為名的行動將繼續下去,我不怕窮困潦倒,

如果我的生命到頭來會因此而亡,那我想這世界也就真的沒什麼好留戀的了。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Not sleep with me:原生越南的澳洲人與兩位香港女孩

有位沙發客來找我,他沒有請求借宿,

只是想跟我吃個晚餐聊聊天,後來我請他到我最常去的素食。

--

他叫Chris,是越南人,我們只能用英文對話。聊簡單的話題都還OK,

但如果要開始講到台灣建國,詞彙就瞬間變得難以使用。

他知道Vegan(純素主義者),也跟Freegan(剩食者)相處過,

我們的學經歷背景相似,都是因為做過以金錢為導向的工作,

才厭倦這一切並想要轉換與人相關的工作類型。

他對我5/1勞動節要去玩擁抱的行動感到很有興趣,

說當天應該能協助我記錄。我們聊得很愉快:

『Thanks for meeting tonight! Was delightful.^_^』

愉快到我在他身上幾乎看不到父權,但我知道那是表象,

真正的父權會發生在男性結盟上,並與剝削女性主體性的產業相互連結,

而語言的隔閡能暫時將可能的媒介抽離開,但那也只能是暫時。

...

友人這幾天提到了男友要出差的事情,

提到了她男友那些三不五時就會講嫖的朋友。

我在當兵時是遇過的,那大抵與工作性質有關,

如要改變這種情況勢必得先扭轉職場上以男性為主的工作內涵,

才可能去轉換整個工作場域的氛圍,

使父權社會裡剝削女性的產業活動不再發生。

--

那週末下午剛好與友人有約,早上我趁著忙季未至之前繼續享受著我的假期,

一邊等待著兩位香港女孩的到來,她自沙發衝浪丟我訊息:

『看了你的資料,我很好奇,一個男生會因為什麼原因想要“去父權”呢?』

中午她們來了,在樣貌上,一位很明顯在父權紅利下較為優勢,

她穿著紅短衣短褲;另一位則非常保守,身材與樣貌也非主流審美觀所好。

保守的那位背景與我相似,目前正就讀於會計相關科系。

當然我完全知道父權社會下一般男性會如何與女性對話,所以我反其道而行,

一方面對面貌姣好的女孩的用詞稍偏激進,但非針對她個人,

另一方面則與保守的女孩用較為客氣的態度去應對,

畢竟我們的經歷有連結。不過我最後還是詢問了紅衣女孩,

她悻悻然地說我講話的確有些激動,我再三確認後誠摯向她道歉。

據說她們是坐計程車來的,我對她們專程過來甚感抱歉,

但能有這樣的機會跟旅人聊這些觀念還是個不錯的分享經驗。

與她們道別後,

我與友人去參加自台北大學學生開設的免費商店,他們正好在環台畢演。

 

希望我們有機會能再見面。

--

「我真的很抱歉,你知道我真的很想幫你繼續記錄下去...。」



勞動節當天,第一次協助拍攝就碰上不適合場地的Chris在回程的火車上再次跟我致歉。

屏東夜市是有些過火了,不僅機車可以亂竄在狹窄的道路裡,

來逛的人群大多是以家庭為單位,幾乎很少有年輕族群個別出現,

他們幾乎是來這吃頓飯就回去了。在屏東經過了數小時的折騰,

我是有些生氣的,我決定改往高雄再玩一場,但Chris他沒辦法待這麼晚。

「你應該跟我說你打算進行多久的。」

老實說我更對不起他,因為我的誤判導致他完全沒有參與到,

我們從台南擠上自強號,到屏東又花了將近一小時的探勘才吃飯,

全部下來反而是我害怕他可能心中會有不滿。

結果我後來還是跑到高雄六合夜市補場。



只是再開就無關緊要了,還是感謝友人臨時起意相挺,

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到什麼時候真的都沒差,只要我回得去原住所就好。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實像的成滅

排練過無數的可能性,比不上真正去做還來得驚喜。

一次又一次的悸動,勾動內心渴望自由的靈魂。

渴望著切實的,非世故的,非強顏歡笑的,而是真心的連結。

--

還債也是我的選擇嗎?我大可不顧任何貨幣金融體系制定的規則,

把這些錢拎著就跑,反正我想過的是不依賴金錢的生活,

該有的裝備準備好,其實就應該出城冒險了,

但離開以前好像還有什麼是我需要知道的。

『一定要進事務所嗎...。』

在綠川市集遇見許久未見的的同學,他畢業後走了不一樣的路,

我看得出他其實過得沒有很富裕,但是看起來神采奕奕,

那不是裝出來的,是他的選擇造就了他的身心狀況,感覺很棒。



而我還在這裡,一副理解什麼大道理似,格格不入地坐在辦公室裡,

我如入無人之境的無責工作著。明明就是所有人都應該欣羨的狀態,

但我卻無比孤單,誰都不能訴說,我沒有資格、沒有立場,

瞬間我終於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想尋短,那是沒有歸屬感帶來的空虛,

轉嫁各種負面能量及情緒致使種種社會事件的發生。

--

人不是螺絲,人有意識,不能一直固定在同一個地方。

人總有一天會想從機器掙脫出來,讓社會這座機器得以不斷更替零件。

而這座機器對地球帶來的傷害已經改變了存在許久的地球。

我只是覺得應該要停下來仔細看看這台機器到底在搞什麼玩意才是。

有很多先行者認為整個機器必須要打掉重建,

只是我覺得太快了,那會粉碎尚未覺知者的各種美夢,

劇烈的轉變任誰都會心理不平衡,進而在社會上作出病態的行為。

--

理想主義者們似乎急切地想讓整個世界大改變,

但那結果將毀滅掉多少實像,又將消滅掉多少處於當下人們的美夢?

貧困但過得很快樂的人們也許根本就不想要接受改變,

因為他們已經得到所需要的連結,早就沒有必要使用現代化的科技了。

而那是幸福的,擺脫腦袋無止境攪動的純粹,

是任何一位父權社會下成長的人都無法感同身受的。

大多數人回到現代社會後,會繼續在貨幣金融體系裡生活,

覺得錢仍是個必要的工具。那沒有錯,所有實像都有相對應的支持者,

我們也該承認,沒有人是需要被改變的,

只有他們自動自發地開始對自己身邊的實像有所覺知,

覺察到自己想要改變的現況,並起身去做,才是真的。

--

很多時候我也都在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合情合理,

但既然未來的方向都定好了,又何需她人的認可呢?

某種叛逆且不甘示弱的靈魂吶喊著,強調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

無法邁向永續社會的種種事物,全都無濟於解決全然由人類創造的問題結構。

無條件地給最需要的人,是我一直以來的答案,

但要記住,那必然是不分主從,也不分血緣的禮物經濟

只有那才是通往烏托邦的必要關鍵。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台南新營→台中:不為人師表的師表

我分別在三條往交流道的路交替舉牌,試圖攔車近半小時後,

最後是一位在路上等紅燈的車主示意要我過去,

我深怕綠燈後會影響到交通,於是迅速把東西丟到後座上車。

--

「不要啦,我怕你把我的照片POFB上歌功頌德...

駕駛是一位吃檳榔、抽菸又染髮的大哥,車上後座滿是雜物,

他正從老家開車要回林口教書。

要是他不說我還真沒辦法猜到他是位國小老師,

「我實在是搞不懂現在的大學生在幹嘛,

上大學不好好念書,像我姪女她們,

都說在打工賺錢,要不然就花時間在聯誼上...

我們的話題很直接地聊到兩年前的太陽花學運,

算來今天也剛過兩週年了。

『就像那些攻佔立法院的大學生,

才那段時間而已就結束,就好像...那個什麼花?.

「曇花XD。」

『對對對...。』

--

『我曾經被人找去要做詐騙捏,你猜不到吼。』

話題換到他過往的一些經歷,

『你看那些被騙的,明明生活好好的,

為什麼有人還是會被騙呢?就是因為貪嘛。』

我連想到的是以金錢掛帥的社會,

造成貧富差距及匱乏的必然。有錢真的就很好嗎?

好似中樂透的人從此都過得幸福美滿的日子一樣,

但我們看到的往往都不是如此。

--

『要是我支持統一你會反對嗎?』

他只是希望台灣人民的生活能因經濟發展過得更好,

便向我透露出他自己的想法。

身為公務員的他自願放棄十八趴,

邁入中年卻還未婚,我沒有多聊他的家庭狀況。

我搭便車向來都不太敢講比較容易起爭執的議題,

台灣建國是其中一項,但支持統一的他卻希望我多講一些,

我還是有點保留,只講了一版最表面的歷史脈絡,

從中華民國國旗的正當性,到政府的所作所為,

其存在都不是以台灣為主體著想。

只是後來聊到嘉義縣鄉鎮的地理位置,

『阿你不是嘉義人,虧你還有台獨意識~。』

...我答不出來,真的應該多花點時間去走訪才是。

大哥一方面講到現在年輕人不好好努力工作,

另一方面又講到中華民國政府不協助推動地方產業,

其實講得都對,只是現在的台灣面對以經促統的中國,

絕不是單解決這兩方的狀況就能有辦法改變的。

--

高速公路沿路下著超大雨,當我們聊得正起勁時,

右邊雨刷竟然飛走啦XDD



由於大哥不想走走停停又特地下交流道,

結果我們就這樣一路開上去,車窗上的刮痕清晰可見。

最後我們在台中的愛買告別,他開進去要買新的雨刷。

--

 
這個手錶接隨身碟竟然是收音機,

感覺超酷,以前從沒見過。大哥說:

『你以後買車就會知道了。』,

我應該永遠都不會買吧我想。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慾望的終結


不只發生一次了,每次我一有縱慾的念頭,

我馬上能用幾零邊際成本的網路,

依循我長年搜尋父權迷片(A)的記憶,

再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完全符合自身主流審美觀的迷片。

不管影片裡的實像如何彰顯性能量

我都能清楚那是虛假的,是演出來的,不是真心真意的。

明白這點後,約莫縱了數十分,我的性致便會完全消失。

那是慾望的終結,沒有性無能這回事,因為你知道不是真的。

到頭來這些都只是因以男性為主而建構的世界,

女性的身體永遠都可能被男性意淫和窺探的事實持續發生,

致使父權社會維持數千餘年。那到最後什麼都沒有,

因為家父長血脈相傳的社會始終把女性視為次等,

對女性的剝削只會不斷發生在這個社會中,

唯有依賴頭腦的男性覺知自己的荒謬,才有改變的可能性。

--

我每次只要有契機能在特定的相遇中嘗試性,

第一件事情都是詢問對方對性的意願,如果可以的話,

我會再問她想做到怎樣的程度,若經允許,我也會完全尊重對方而為。

記得大學時我有位女友,交往半年多,那時是她倒追我,

我們在親密過程中我從來都不會強迫她做任何動作,

我脫到全裸,而她脫到裸上身,並堅持不讓我看她的陰部,

於是我就不看了,事後也完全不會想要再多做什麼。

男性得超越自己的生理性,瞭解慾望只是動物性的一部份,

進而覺知其慾望的流動並擺脫束縛。

我極力反對有人把獸慾當作藉口辯解色情產業還是需要存在,

那意味著男性永遠只是動物性的,而且還是頭腦的執著,

維護這一切存在最終仍會讓這些問題繼續發生,什麼也無法改變。

--

性自愛而生,而愛不是用頭腦就能定義的,

縱使這社會有千百種理論定理,但愛從來都不需要那些作為證明,

她一直在那,不管父權社會如何猖獗地對待女性,

她始終像地球一樣無怨無悔地奉獻,直到她逐漸衰退。

就跟現在我們看到地球不斷地被人類改變樣貌一樣

地球永遠不會責怪我們,她還是供應了空氣、水、可耕地,

讓我們繼續發展終將破壞她的文化。

但對我來說這沒有道理,我甚至認為這一切不該繼續下去,

人類可以擺脫控制、競爭和佔有等荒謬的行為,

人類也應擺脫,我們才可能繼續共同生存在這星球上。

--

我自幼縱慾至今,以致我性能力衰弱,

但我懂這是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賦予我特權,

讓我得以在慾望中永遠都處於優勢,並壓抑女性的性能量。

所幸我得以覺知到這社會以男性為主的建構樣貌,

並察覺到這社會的結構:男性與其他男性競爭,

進而排除女性的存在。數千年歷史以來從未變過,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往發生的種種實像,

但我們絕對可以改變當下的所作所為。請去感受她們,

請去感受愛,在那裏妳才找得到萬物存在的法則,

才找得到如何讓地球繼續適於人居的方法。

她不會用腦袋告訴妳,妳最後將用超越語言的覺知與她溝通,

而那一切是如此自然,瞭解到我們都同為一體,

我們是如此不同,卻又如此相同。一旦意識到了這一切,

轉變便會發生在妳所見的各種實像中,

她們會引領妳到妳內心渴望的方向,縱使艱苦,

也將是值得的,那會是妳獨一無二的經歷,就是愛。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有所求的無所求



當妳毫不猶豫地走在我前面時,

我覺得一切都沒有我想像地這麼簡單了,

始終無法面對情感的,終究是我一人而已。

但我一直都分得很開:當對一個人有好感的時候,

我用的詞彙會很正確地使用喜歡,而不是

我喜歡妳們在做的事情,我喜歡妳們的樣子,

我喜歡陪伴在妳們身邊的感覺,我喜歡妳們關注我,

我喜歡的是妳們的存在,受到父權社會外貌審美觀的操弄,

我喜歡的是屬於頭腦的模式,那從來都不是心的。

但我卻渴望著得到展現脆弱的許可,渴望著愛。

--

「我怎麼可能沒有求呢?但在那個當下,我已經沒有什麼需要說的了。」

我希望我的所作所為都是我誠心想要而做,

但我卻什麼也無能說,因為從見面到最後,

我一直都維持著我的防衛機制,我怯弱式的反應,

是害怕展現脆弱導致父權社會的觀念加諸在我身上,

告誡我是男性,所以不可再哭泣,男性應該要堅強。

因此在面對她人時,我總是沉默,總是觀察,總是等待,

等待有個人能夠觀察更多,等待有個人能真心打破,

打破那一定要男性主動的刻板印象 

進一步拆解彼此內在的父權社會價值觀。

當然我很清楚,我僅僅只是因為外貌而喜歡著妳們,

雖然還多了理念的認同,認同妳們在作的事情,

認同妳們的行動,並想為妳們做些什麼,但就只是這個樣子。

太膚淺了。

--

男性在這個社會下往往無法感受到愛,

因為父權資本主義社會灌輸男性的各種特質,

以及頭腦建構的審美觀蒙蔽了本應有的感覺。

父權社會把女性分類,男性因此仰賴著頭腦去愛,

但頭腦是無法理解愛的,男性得超越自身對外貌審美觀的執著,

從根本去看待女性的存在,才可能用心感受到真正的愛。

而目前的狀況就是太多人依賴腦袋在愛,生活方式也是腦袋的,

所以都無能觸及真正的感覺。故我傾向依靠女性的感覺去尋找,

因為她們才可能會不在乎主流價值的外貌審美觀地去愛,

那勢必是全心全意的。並且透過她們的感受,

進而讓男性有辦法擺脫主流世俗價值觀灌輸的無謂執著。

--

然一但回到資本主義的社會

另外的她們總與我不喜歡的事情連結著,

日復一日的生活作息,以賺取金錢為導向的社會,

以階層制度規範的組織,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

在這裡,我不只質疑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我甚至質疑這一切的規範和運作的合理性。

今天就算是把整個制度弄垮,地球還是照常運行著,

而我們人類以生俱來的需求也還是不變。

被建構的社會從來都沒有一定要存在的理由。

文化也是相同,確定無助於維持人類永續生存的文化,

我甚至認為都不應該繼續下去,那些都應掃入歷史的塵土中。

最後我們被困住了,被這個從來都不是妳我規則的金錢遊戲。

被私己的愛制約,被層層分離,忘記我們同為人類的事實。

--

我嚮往的是無私的愛,兩人世界不可抵禦得了父權社會的壓迫,

最終結局將邁向悲慘,這是我想要的。

我想要的是不再有控制、競爭佔有等現象存在的社會,

在那裡只有包容與愛,沒有主從之別,沒有高低之分,

剝削將不復見的社會,那將是以人類為主體的社會,

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每個人也都應有存在的價值。